牙齿缺失中老年的一生之敌

转眼间,父母就会变老,岁月走过总会留下痕迹,或是鬓间的白发,或是面颊的皱纹,或是模糊的视力......然而,这并不一定是一场“公平”的衰老竞赛。

有人50岁已经秃顶发白,有人80岁仍然乌发过半;

有人50岁已经眼花耳聋,有人80岁仍然耳聪目明;

有人50岁已经牙缺齿残,有人80岁仍然有20颗“功能牙”。

......

这些巨大的个体差异令人困惑,为何某些老人可以摆脱“老掉发”“老掉牙”的魔咒呢?别的不好说,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老掉牙”并不是年龄使然!

那既然年龄与牙缺失没有因果关系,为何我国65~74岁的老年人群中,还有约86%的老年人存在牙缺失情况呢?父辈们的牙齿到底是怎么掉的呢?

「牙周炎」和「龋齿」

02掉牙“元凶”之龋病

03过度用牙会加速脱落

除此之外,长期保持偏侧咀嚼习惯的话,也会使得一侧牙齿严重磨损,那些承受不住压力的牙齿只好提前“下岗”了。

当掉落一颗牙时,可能只会感觉到咀嚼不便,但牙缺失其实是在演绎“蝴蝶效应”,单颗牙缺失后,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会使得邻牙也出现偏移与松动,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你知道吗?中华口腔医学会根据我国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老年人口腔健康的10项指标:

01正确口腔清洁

预防口腔疾病,基础且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口腔卫生!

02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老年人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排除健康隐患!

03及时修复缺牙常见的缺牙修复方式有「活动/固定假牙」和「种植牙」,应根据牙齿情况及个人经济、时间等,尽早进行修复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nwqh.com/yszl/16688.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