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博身负王霸宏图,
萧远山身负血海深仇,
且看老和尚如何让之“尽归尘土,消于无形”
来源丨严成刚博客(ID:yanlacan)
作者丨严成刚
无名老僧的
心理工作
那一日,天下英雄聚于少林。
一场大战兄弟三人各自名扬不说,还揭露出一桩武林秘辛。原来三十年前,慕容博为了挑拨宋辽之间的矛盾,设计阻杀萧远山一家三口,导致萧远山妻丧子离。
如今,慕容博父子和萧远山父子冤家聚头,自是免不了一场厮杀。四人追打到少林寺藏经阁,势必要分个你死我活方才罢休。
这时,
一个看守藏经阁的无名老僧出现了。
慕容博身负王霸宏图,
萧远山身负血海深仇,
且看这个老和尚
如何让之“尽归尘土,消于无形”。
下面请允许我以心理治疗的视角来解读这个无名老僧的整个工作过程。
01
洞察之术
第一步:洞察之术
记得萧居士第一晚来阁中借阅的,是一本无相劫指谱;
第二次来借阅的,是一本般若掌法;
第三次找到一册伏魔杖法。
慕容博心下骇然,自己初入藏经阁,第一部看到的武功秘籍,确然便是拈花指法,但当时曾四周详察,藏经阁里外并无一人,怎么这老僧直如亲见?
这样一来,萧远山和慕容博就对无名老僧开始初步相信,
这就相当于心理治疗的建立关系。
鸠摩智当时也在场,无名老僧也试图和他建立关系,但是鸠摩智装作没有听见,不加置答。如果这样,无名老僧也只好放弃了。
关系的建立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继续听下去,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抓住人的眼球,否则大家都很忙谁去听你在那里瞎掰呼呢。
02
请君入瓮
第二步:请君入瓮
萧居士,你近来小腹上“梁门”、“太乙”两穴,可感到隐隐疼痛么?
你“关元穴”上的麻木不仁,近来却又如何?
慕容老施主视死如归,自不须老衲饶舌多言。
但若老衲指点途径,令施主免除了阳白、廉泉、风府三处穴道上每日三次的万针攒刺之苦,却又如何?
慕容博脸色大变,不由得全身微微颤动。
他阳白、廉泉、风府三处穴道,每日清晨、正午、子夜三时,确如万针攒刺,痛不可当,不论服食何种灵丹妙药,都是没半点效验。
只要一运内功,那针刺之痛更是深入骨髓。
一日之中,连死三次,哪里还有什么人生乐趣?
这个老僧接着指出萧远山和慕容博的身上的痛处,让这些痛处暴露出来。
萧远山很容易相信,少林老僧也就没有啰嗦,只用了几句话;
慕容博稍显困难,书中用了几段话来描叙慕容博逐渐信服。
直指人心是治疗前的铺垫,关系已经深入了很不够,还要达到信任,这样他们才不会排斥,哪怕后面的治疗有些痛,甚至很痛,或者手段不同寻常。
这些没有信任作为基础是不行的。
萧峰道:家父犯下的杀人罪孽,都系由在下身上引起,恳求神僧治了家父之伤,诸般罪孽,都由在下领受,万死不辞。
那老僧道:“你竟忍心如此,让令尊受此彻骨奇痛的煎熬?”
慕容复脸色惨白,拉着慕容博之手,迈步便走。
他们原本是没有想要治疗的想法,
或者这种想法不迫切,
或者处于求治无门的状况,
现在则开始对少林老僧的治疗充满期待了
03
导出情绪
第三步:导出情绪
我问萧老施主一句话:倘若你有治伤的能耐,那慕容老施主的内伤,你肯不肯替他医治?
萧远山一怔,道:“我……我替慕容老……老匹夫治伤?”
萧远山咬牙切齿地道:“慕容老匹夫杀我爱妻,毁了我一生,我恨不得千刀万剐,将他斩成肉酱。”
萧远山对慕容博恨之入骨,
情绪是切齿之憎恨。
无名老僧引出其恨,这恨是通过反话引出的,出其不意,萧远山怒恨交夹,恨意瞬间高涨。
同时,为后面的做法埋下铺垫。
对慕容博而言,他早已知晓自己今生是无法完成光复大燕的宏图的,他早已寄希望于慕容复。
他所图不过是为慕容复铺路而已,所以并没有太深的心结。
情绪的导出是治疗的关键。
每一个心理问题(或者说执念)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深深的负性情绪,比如悲伤、生气、愤恨、伤心、委屈等等。
情绪是困在我们身体的一股能量,
它制造我们生命中的各种问题、痛苦或者困难。
04
直指人心
第四步:直指人心
那老僧道:“你如不见慕容老施主死于非命,难消心头大恨?”
萧远山道:“正是。老夫三十年来,心头日思夜想,便只这一桩血海深恨。”
老僧通过这句话要套牢萧远山,让萧远山确定这就是他想要的。
这里是有伏笔的,
我们想要的,
是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呢?
那老僧点头道:“那也容易。”缓步向前,伸出一掌,拍向慕容博头顶。……
那老僧一击而中,慕容博全身一震,登时气绝,向后便倒。……
人死了还有什么王霸宏图呢?
慕容博率先进入领悟的状态。
那老僧转向萧远山,淡淡的道:“萧老施主要亲眼见到慕容老施主死于非命,以平积年仇恨。现下慕容老施主是死了,萧老施主这口气可平了吧?”
这句话就是让萧远山领悟的,
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萧远山见那老僧一掌击死慕容博,本来也是惊讶无比,听到这么相问,不禁心中一片茫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他斜眼向慕容博瞧去,只见他脸色平和,嘴角边微带笑容,倒似死去之后,比活着还更快乐。萧远山内心反而隐隐有点羡慕他的福气,但觉一了百了,人死之后,什么都是一笔勾销。
顷刻之间,心下一片萧索:“仇人都死光了,我的仇全报了。我却到哪里去?回大辽吗?去干什么?到雁门关外去隐居么?去干什么?带着峰儿浪迹天涯、四海漂流么?为了什么?
所以,你发现萧远山这个时候开始疑惑了,这是我想要的吗?
萧远山开始做新的思考,
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那老僧道:“慕容少侠倘若打死了你,你儿子势必又要杀慕容少侠为你报仇,如此冤冤相报,何时方了?不如天下的罪业都归我吧!”说着踏上一步,提起手掌,往萧远山头上拍将下去。
萧远山已经开始领悟了,
这一步置之于死地就是酝酿新生。
05
阴阳相济
第五步:阴阳相济
那老僧在荒山中东一转,西一拐,到了林间一处平旷之地,将两具尸身放在一株树下,都摆成了盘膝而坐的姿势,自己坐在二尸之后,双掌分别挡住二尸的背心。
渐渐听得萧远山和慕容博二人呼吸由低而响,愈来愈是粗重,跟着萧远山脸色渐红,到后来便如要滴出血来,慕容博的脸色却越来越青,碧油油的甚是怕人。旁观众人均知,一个是阳气过旺,虚火上冲,另一个却是阴气大盛,风寒内塞。
心理治疗其实不是吸收案主的心理垃圾,
那样会导致心理治疗师最后崩溃的。
真正的心理治疗应该是调动案主的正性能量去中和其负性能量。
心理治疗中的阴,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负性情绪,
比如:愤怒、伤心、委屈、仇恨、恐惧等等。
什么心理治疗中的阳呢?
那就是爱。
爱是疗愈一切问题的根源。
人世间从来不缺少爱,爱的力量其实非常大,有如洪水的凶猛。
如果我们不任由爱去泛滥,而是为爱筑好堤坝,为爱保驾护航,那么爱就能给我们带来生命的力量。
突然间只听得老僧喝道:咄!四手互握,内息相应,以阴济阳,以阳化阴。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消于无形!
萧远山和慕容博的四手本来交互握住,听那老僧一喝,不由得手掌一紧,各人体内的内息向对方涌了过去,融会贯通,以有余补不足,两人脸色渐渐分别消红退青,变得苍白;又过一会,两人同时睁开眼来,相对一笑。
那老僧道:你的杀妻之仇,不想报了?
萧远山道:弟子生平杀人,无虑百数,倘若被我所杀之人的眷属皆来向我复仇索命,弟子虽死百次,亦自不足。
慕容博微微一笑,说道:庶民如尘土,帝王亦如尘土。大燕不复国是空,复国亦是空。
06前95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体两面的,
有多少负性的能量,
其实就有多少正性的能量。
心理治疗是用当事人本身的正能量去中和他的负能量。
无名老僧疗愈的不仅仅是两人的身体上的病痛,也化解了他们心里的纠结。
其实,
身体上的病痛是引子,
心里的纠结才是核心。
两人之所以愿意接受无名老僧的治疗,却不是因为心里的纠结,而是身体上的病痛。
而无名老僧知道,要解决他们身体上的病痛,必先化解他们心里的纠结。
这其实也是心理治疗的核心。
案主关心的问题和心理治疗师疗愈的部分是不一致的。
心理治疗师的观点是,只有这个部分疗愈了,案主的问题才能解决。
而案主的观点是,我的问题在这里,你整那些做什么。
这是案主和心理治疗师之间的矛盾。
心理治疗师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让案主认识到,我所做的部分和你的问题有直接的关系,你与我合作你的问题才能解决。
所以,第五步才是无名老僧的所做的治疗,但如果没有前面的四步,最后那一步的治疗是无法完成的。甚至在这四步之前,还有九十五步。
前九十五步:少林无名老僧的等待
萧远山和慕容博两人三十年前就在少林寺藏经阁偷看少林武功秘籍,其中慕容博更甚,不仅偷学,还尽数录有副本。
少林老僧从来不闻不问,反而暗中点化。
老僧道:当时老僧暗暗叹息,知道居士由此入魔,愈隐愈深,心中不忍,在居士惯常取书之处,放了一部法华经,一部杂阿含经,只盼居士能借了去,研读参悟。
只听那老僧叹了口气,说道:慕容居士居然是鲜卑族人,但在江南侨居已有数代,老僧初料居士必已沾到南朝的文采风流,岂知居士来到藏经阁中,将我祖师的微言法语、历代高僧的语录心得,一概弃之入敝履。
此后三十年间,萧远山和慕容博进进出出藏经阁无数次,少林老僧一直默默守候,不闻不问。
试想一下,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啊。
当然少林老僧知道,
他怎么劝诫都没有用,
只有等到副作用越来越明显。
正好,直到三十年后机缘巧合,少林无名老僧偷听到慕容博父子和萧远山父子的一番对话,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少林老僧知道自己终于等到了机会,随后一举化解了他们的身心痼疾。
所谓,
时机一到,水到渠成;
时机未到,枉费心机。
心理治疗中的陪伴其实就是一个等待的过程,直到治疗的时机降临。
千排师严成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
家庭/组织系统排列高级指导师
中华系统排列创始人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青少年成长高级指导师
精神科主治医师,全科医师
全国统一价元。优惠价:元早鸟团购优惠。
家排个案元;
企业个案元;
不上课只做个案费用元;
元每人。
包括往期工作坊和导师班学员。
工作坊时间:
年7月24~25(周六周日)
地点:北京双井
END--本文完--
声
明
本文转自严成刚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