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铸龙象禅堂喊ldquo起rd
-中普陀寺首次禅七-第五天
音频:中普陀首次禅七芳振大和尚于晚四枝香开示.5.11
01三世诸佛成佛都是结跏趺坐佛祖在经典里面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那么由此可见,我们能够静坐一枝香,这里面的功德利益呀,是叹莫能穷啊,不要说是造恒沙塔了,这个恒沙就是恒河里面的沙呀,印度第一大河流,类似于中国的长江,那里面有多少沙?无量无数,无边无际啊。不要说造恒河沙数的塔咯,我们中普陀建一座塔,前后都快十年了,还没完成啊,但是我们静坐一须臾啊,就超过这样的功德了。这个一须臾是多长时间呢?印度的时间单位把一天分做30个区域,也就相当于48分钟,还不到我们一支长香的时间长嘞。所以我们在堂内呀,每支香每支香,你这么算一算,坐一支香,你挣了多少的福德资粮?那是相当的合算呐!所以对一个出家人来讲,香是要坐的,腿子呢是要练的,我们有的人会以为说这个坐不坐,或者说为什么一定要结跏趺坐呢?过去诸佛成佛是结跏趺坐,现在诸佛成佛是结跏趺坐,未来诸佛也是要结跏趺坐成佛,所以做一个佛弟子啊,如果说是不会结跏趺坐,或者是坐不长,坐不好,都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佛子啊。(时间:0—2:52)02既要咬牙坚持,又有方便善巧所以我们在禅堂里面,无论如何要咬牙切齿,要把这一支香坐下来,而且要争取是结跏趺坐的坐。那么前面说了,这没有什么其他投机取巧的办法,别人也替不了,就得靠自己咬牙切齿去坚持。那这里面我们说些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一个,就是腿子拉起来以后,咬牙坚持住,不要晃,疼的时候、麻的时候,不要晃,这个一晃只能增加痛的感受,只能加量,不会缓解。包括在这个一支香里面,你说换只脚,我们这几天下来大家应该也有经验了吧,越换越不自在,哈哈,刚开始以为好像换一只是不是可以好一点,诶,马上觉得一只也不行,再换一只也不行,叉叉坐还是不行。所以呢,一开始发心就要勇猛,就要精进,换来换去并不能解决问题。另外,比如说我们本来可以坐一个小时的,你如果以前没有习惯用这块竹板,把竹板放在腿子上啊,这个是增加重量,然后起码会减少1/3~1/4的时间,你就觉得难受了。本来没放竹板啊,你可能能够坚持一个小时,放了竹板,到40、45分钟,你就感觉不行咯。所以如果一开始没有习惯用竹板的话,现在这个天气呀,用的弊端大于利益,没有那么热,不要以为那个东西是好东西,并不一定会起到好的作用。我们可以试试,你把那个竹板架在这个腿子上,反而增加了负担,把它拿拿掉,不要用它。另外那个绑腿啊,也可以松一松,当然你不要撕的有声音,如果是粘的那个绑腿呀,那个撕就是打闲岔啊。你把它往下拉一拉,绑腿松了以后啊,也能把坐的时间增加个五分钟十分钟的。这些都是可以用得上的。(时间:2:53—6:34)03体会从十八层地狱直升三十三天的快乐那么一开始坐就要坐稳,就要坐好,就把这个腿呀,身体呀,调到一个最舒适的状态,坐稳了以后就不要动了。这一支香就把它坐满,不管是65分钟,一个小时,乃至于半个小时、20分钟,你都把它坐到头,坐满。坐满了以后啊,我们才能感受到后面这个一点点的乐趣,什么乐趣呢?诶,一开静,一松腿,一下子啊,这个苦的感觉就解除咯,那个时候会有个什么感觉,就犹如从十八层地狱直升三十三天啊!你就要是坚持到开静的时候,中途你没有去换腿子,才有这个感受,你中途如果腿换来换去,最后这么点儿乐趣你也感受不到。这个大家可以去体量,由此你可能还会有点儿小体悟‘啊!原来这就叫做解脱啊!原来痛苦解脱确实不需要依靠别人啊!就是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痛苦自己解决,然后解除痛苦,确实是很有乐趣的事’,诶,你还能有这么一点儿感受的。所以要从这里来观,包括我们说在这个过程中啊,观这个苦啊,是无常,是生灭法,看这从哪里生起来的。当然呢,我们不要错用了心,‘这个苦是怎么生起来的,盘了腿子才苦,我不盘就不苦,所以我就不要盘’,诶,这个就是用错了心啊,要怎么想啊,‘为什么会疼啊?平时功夫用的少!因为平时的放逸懈怠,这会儿就吃苦了吧?如果从现在开始,再不精进,再不把腿子的功夫用一用、提一提,将来呀还是解除不了这个苦。我们从今天开始,从这次禅七开始,一咬牙一跺脚,啊,就把这个腿子功夫练成咯,那就将来呀,永远解除这个苦咯’,诶,要有这样的一个发心。(时间:6:35—9:22)04不动不摇坐个晚上,光着膀子供养蚊子那么说在坐的过程中啊,一个是克服我们自身的原因,第二个呢,也要能够耐受外界环境的考验。比如说天气冷啊,或者现在有点儿热啊,都要耐得住。不要说是出了两滴汗,就不停地去擦,你这个越擦就越热啊,不要管它,还能感到一点清凉。包括其他的干扰啊,比如说有个蚊子飞过来呀,嗡嗡嗡的,我们有些呀,一下子就极不自在了啊,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正念哦,要观十法界哦,‘你要把它给拍死了,你就造了杀业呀,就将来是三恶道,要受报的呀’,不能拍死。我们如果想要到菩萨法界、佛的法界,我们还要发慈悲心嘞,要把它当做是什么?亲爹亲娘一样,就感觉到过世的爹娘爷爷奶奶来咯,要起欢喜心、起供养心,‘哪块肉比较肥,哈,就往哪里咬’,要有这样的一个心念才行的啊,这样子我们这个心,能够安稳下来,不会说很烦躁,不要说,‘老爹老娘就一个,来了一群蚊子怎么办?’带了朋友来嘛,一块儿供养,一块儿结缘咯,这样我们功德就很大啦。能够这样子发心,我们这个干扰也解决咯,福田也种了,众生缘也结了,这个成佛的种子也种下来了。所以很多时候遇到障碍,归根结底都是我们的心量不够大。所以六祖啊,包括诸佛菩萨,在经典里面来开示我们的这个心,都用什么来比喻呢?犹如虚空啊!虚空不可限量,所以众生的心量也是不可限量的,所以心量要大。在禅堂里面也是看我们的心,这个心无形无相,无边无际,我们就不能把这个心眼儿啊,弄得太小咯。心眼儿小,不是禅和子的心量,所以我们参禅的人、学佛的人把这个心量要打开啊,心量太小了,什么事都做不成。不要说成佛咯,这个成佛跟你毫无关系啊!成佛是无障无碍的嘛,我们的心量太小了以后,东西都装不进去呀,是吧?还怎么成呢?所以我们能够克服自身的障碍,能够克服环境的考验,那就有助长我们的定力。过去呀,我们家老和尚说,他们那个时代,解放前,这个出家人啊,为了考自己的定力,怎么做呢?夏天坐在院子里,把上衣脱掉,光着膀子,用身体来供养蚊子,能够不动不摇坐个晚上,这样子来体验自己的修行功夫的。那么作为一个出家人,我们要随喜。随喜不是说自己不参与,自己不感受,那么在禅堂里面有一两只蚊子飞飞,我们也要有这样的一个精进勇猛。(时间:9:23—13:59)05为什么要安排行香?那么说到这个坐香,还有的同学问,早上就是到了这个四支香六支香了啊,一支香,二支香,三支香,五支香跑到哪里去了?这个我们都坐了嘞,坐了你不知道,你不会数数嘞,对吧?啊,这个体现在哪里呀,这个早板香啊,就相当于说是一支香两支香啊,然后三支香四支香呢,我们每支香里面啊有行香,有坐香,各算一支香,这样就是两支香,所以双数里面含着单数咯。所以有些同学,你确实没有弄这第三支香,为什么?行香的时候,你都跑得远远的,都找不到人,这个行香跟坐香是同样重要的,那行香的时候你跑出去干嘛呢?每支香都有个‘小净,赶快’嘛,你等等,等几分钟又不会死,对吧?这个就是放逸呀,就好像在禅堂里面多待一会儿,就会死一样的那种状态。所以一行香,维那师是叫你‘行’起来呀,在里面走圈子才叫‘行’起来,不是叫你开溜啊,这个东西要弄清楚的嘛。所以多那么一会会儿,多走几步路就会死?!你确实会死,死在什么?死在腿子上!为什么要安排行香呢?你坐了以后,这个腿的经脉是静止的,所以需要一个走的过程把它恢复过来。也就是说你这支行香没有走够,你下支香再坐的时候,增加痛苦,因为你没有恢复过来嘛。所以祖师是替我们操碎了心,安排得好好的,结果我们自己一偷奸耍滑,就自己坑自己,是吧?你还以为你占了便宜了,那就是坑自己。本来这个走走以后,经脉走开了,下支香接着坐的时候,是没那么辛苦的,没那么累的,你硬是要溜出去,躲在哪个地方,觉得躲两分钟心里都特别舒坦啊,你看看,按照十法界观观,你会到哪里去?就是看心嘛,这点偷奸耍滑的心你都看不住,你还看什么呢?所以六祖大师说,众生为什么听经听开示不开悟啊?这个五蕴尘劳太厚啊!缺少福德资粮啊!所以要从培养资粮开始,绝对不能从发心上面就偷懒懈怠。(时间:14:00—17:36)06愿有多大,‘起’字就有多殊胜包括有几个地方还要提一提。前两天没注意,今天注意看啊,这个问题还是有的。比如说喊‘起’字的时候,我们是腰弯一点、头低一点、手是并着腿。我们有些师父这个动作是没法看,提大褂的提大褂,提裤子的提裤子,你裤子会掉啊?那个形象很难看的呀!班首师父不是讲的清清楚楚的吗,手抱大腿嘛,就扶着嘛,这个喊‘起’字是什么意义呢?过去老和尚也有开示,一个是‘起疑情’,把功夫做起来,那为什么叫你弯腰低头呢?因为功夫是自己的,要把跟外缘的接触减到最小。然后这个‘起’有很多的意义,都可以自己去发愿,你这个愿有多大,这个‘起’字就有多殊胜。你觉得是把自己从生死轮回里面拔出来,这个‘起’字有这个功效;要把六道众生从六道轮回里面超脱出来,那也有这个功效。就是看你自己有发多少愿!不要老是问‘这个有什么含义’,再多的含义,你不发心,什么含义、用意都没有!所以还是看我们自己呀,能够发多少心。另外监香的师父,拿香板要小心一点,不要戳到前面身上去,香板代表什么?金刚光明宝剑呐!你戳到前面人身上了,你就把人戳死掉了嘞(师父笑),按照这个说起来,就是有这样子的嫌疑了,所以不要往前面人戳。另外不管是行香、跑香,要注意前后的间距,即使再紧,你也不要把前面人的鞋子给踩掉咯,这个打闲岔的,这个也是考验我们用心细不细呀。另外如果真的自己鞋子被后面的人踩掉了,你也就不要管,不要掉头去看,也不要停下来去拉这个鞋,你就管你继续跑就好咯,不能停,你更不要说是掉过头去恶狠狠的看人家一眼,然后停在那个地方去穿鞋、拔鞋子,这都是不懂得往道上会,尽打闲岔!横生枝节!所以这些都属于常识,要把握好。另外你们答那个‘起’字答的太迟了,维那喊这个‘起’字,中间都停了,感觉停个一秒两秒,你们才答,答‘起’是要在维那师父、班首师父余音未了的时候,就要接过来。也就是说,从维那开始喊,到和尚,到班首,到你们答的‘起’呀,中间是不断的,没有停顿的,这都有密意加持啊,就感应道交啊,融成一片呐!你断了以后,感受就完全就没有了啊,禅堂里面喊‘起’啊,重要意义呀,超过我们大殿里面维那起腔、悦众送腔的道理啊。维那起个腔,悦众也不能说中间断了以后再接的呀,余音未了的时候就要接,答‘起’也是这样,在余音听着是在收尾了,就喊上去。(时间:17:37—22:57)07修行犹如一人与万人敌现在‘起’字,一个答的太迟。第二个,声音小小的,好像饭都没吃饱一样,我们这两顿饭再加包子,也不缺你的,这么多人喊个‘起’字,有气没力的像蚊子一样,一点儿气势都没有,七八十号一群人,喊得没有维那师一个人的声音大,怎么时候就舍不得花力气了嘞?就喊出气势来嘛!任何事情,修行也是这样,之前不是说过麽,犹如一人与万人敌,看什么?看气势啊!气势都没有,怎么出效果呢?声音要喊出来,要喊高喊大,然后气息还要喊长一点,几十个人的‘起’,都还没有班首师父喊的一半的时间长,听起来,就是没意思。所以接下来喊‘起’,不管维那,还是班首,余音未了的时候,尾巴还没断的时候,你们就要喊,你们答的时候,班首不也是嘛,从尾巴上的时候,又开始喊,他这样是连成一片的,包括说你们把气用足,调门儿也用够,我们前面不都是学的唱念了吗?禅堂里面就这么两个字,你还喊不起来,前面这20天都白学了?!都要用上。另外,你们卓香板问题也大的很。班首师父教的明明白白的、清清楚楚的,一卓,一跳一抓,再卓,地板跳不起来,所以叫你们开了手动档,带几下,你们现在好,是抓着香板就咚咚咚咚,一直在那里敲,敲木鱼呢?这样习惯了,以后出去不丢人丢大了?到时候说‘中普陀学的,高旻寺的师父教的’,是这样子教的吗?开方便门也不能开的太离谱了。都是手抓的实实的,咚咚咚咚,戳几下,不能这样子啊,要改!到石头上去练!你可以这么用力,但是形象看起来,不能是这个形象。不能说是录个视频,你就是把香板抓的牢牢的,在地上拖拖拖拖,拖几下,声音是很好听,听起来不错了,但是样子看起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啊,不可以的呀,这如果拍个片儿拍下来,那不笑死人了?你们是干什么?真的是唱念培训班,香板当做木鱼敲,不可以呀,要改啊!晚上放完养息以后,监香师父都在外面排班,好好把动作练标准,我们班首师父、维那师父帮着看一看,标准了以后才可以回去,不标准,一直要练会,否则出去以后形象太难看了。我看还不是一个人,个个都这个样子,学坏了都学的这么统一,学的这么好,那好的东西叫你们学,你们就很难把握。所以通通要改,全部要正规化,人在石头上去练,你把动作练标准了,声音你到时候自己去处理。现在在里面这些,声音是好听了,但是你完完全全就是在那儿敲木鱼了,这个不对的,不可以的。(时间:22:58—27:37)08道理通,效果好,用起来就更有价值一个七要学的东西特别多,今天上午又给你们增加了两块内容。一个就是堂内班首开示,如果和尚在,那和尚要离场。那这又有不同的说法,在过去的规则呢,和尚出去了就出去了,等到讲完再回来。但是我们跟班首师父们探讨这个规则,利弊在什么地方。我们说一个禅七里面开示,和尚、班首互相之间都没有听,那么有时候讲,就会把一个话题给讲重复了,所以做起来,应该是(和尚)出了以后,(班首)开了口,马上都进来,这样子大家对讲的内容,彼此心里有数。我们班首说,当时高旻寺德林老和尚就是这么做的,我觉得这个做的有道理。你都走出去了,等到讲完了再进来,这里面呢,有几个讲不通。一个是礼数上面讲不通,好像说是资格老的,比如说首座要给西堂让位回避一样,西堂要给后堂回避让位一样,那这个于理也说不通。那么一开口,马上就进来,这个说起来就圆融了,这是给后面的人机会,让他们开口讲,对吧?讲了,进来听,就不存在说是为了回避,后面的人讲了,前面的人连听都不能听,这样主次就能够转得过来。另外一个就是,相互之间打禅七,像高旻寺年前十个七,年后还两个七,十二个七,大家如果互相都不关照,同样的话题你也讲,他也讲,他也讲,四个、五个、十个班首都讲同样的故事,一个故事讲十遍,这个东西听起来也是没有什么意思啊。所以有些规则,我们还是可以去商量总结,怎么做更有效,那就怎么用。过去古人也说嘛,我们很多东西运用的时候,看效果,看时代,有些只要把道理讲通,效果更好,运用起来就是更有价值。另外一个,跟前面道理差不多的,比如说打警策,我们今天午板香的警策,如果和尚在,和尚也不打警策,就把维摩龛的帐放下,然后就是第一班首师父代和尚来打警策,这都是一些规则,为了让堂里面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有效运转。不是说哪个人不在,然后就有什么问题,缺哪个人,都有相应的补救措施,能够让堂内运转得妥妥当当的。像这些,我们一个呢,是要用心学,用心记,更多的呢,是要用脑子去思考,思考什么?为什么这么安立,一切的法,一切的规则,它安立的出发点到它的作用、它的价值在哪里?我们要一一的用心去参学,这个学了同样的都是成佛的资粮,所以说堂内的一钟一板、一个法器,都要留心!继续用心!参!(时间:27:38—33:32)音频录制、摄影:广开法师视频录制:智显法师、智耀法师往期回顾
01
|钟鸣板响,正法住世
02
|中普陀举行首个禅七起七仪式
03
|把身心交付给禅堂
04
|自信和勇气是获胜的根本
05
|如何把蒲团坐稳?
06
|对禅堂的认知:是监狱还是选佛场?
责编清净美编
春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