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浪潮工作室
一年一度在哪里高考最难的比惨大赛已经开始了,相比于隐藏这么深的超难大省,这里还有一个难还委屈的高考大省一样惨:
高考人数排第一省份,也是好大学数量排倒数第一的省份,你知道我在说谁吧。
每年,一到高考结束后,网上就会迎来一轮的“哪里高考最难”的比惨大赛。
我们熟知的“高考很难”的省,通常是江苏、河南、山东等高考大省,但如果你多看几页回答,会发现很多人提到广东:
告诉你广东上,有多难!
本科率全国倒数!想在广东上本科太难了
震惊!广东竟然是高考最难的省份
广东高考,真的有那么难吗?
广东省高考,到底难在哪
这似乎和我们一贯对高考最难省份的印象不太一致。
众所周知,一提起高考,江苏考生流下两行辛酸泪。
江苏历年来都是自主命题,虽然让人闻风丧胆的“数学帝”葛军早已退居二线,但“最难考卷”的神话和衣钵仍在,普通学生绝不敢轻易试做江苏真题。
年05月13日,江苏连云港,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在教室挑灯夜读,备战高考。众所周知,江苏考题难度大,考生们不得不熬夜备战
除了考题难度大,江苏一直坚持“高考不止,折腾不息”,高考规则大概就比题目复杂多倍。
不到30年时间,江苏高考六次改革,年是“3+2”模式,年“3+小综合”,年“3+大综合”……年刚定下“3+1+2”,年又将迎来全新的“3+3”模式[1]。
同样是考6门,“3+1+2”和“3+3”有什么差别,光是弄懂这个问题就够难的。
既然江苏高考是公认的难,广东为何还敢称自己全国最难?
论考题难度,虽然年前广东一直自主命题,但难度也比不上江苏。年起,广东改用“全国一卷”后,和其他使用全国一卷的8省市题也是一样难。
年6月5日,广东惠州综合高中举行高考喊楼”活动为考生加油
论高考规则,虽然广东在年,年和年也对文理分科做过调整,但整体也比不上江苏的折腾[2]。
但如果看过高考的录取率,你会发现如果江苏考生担心的是今年怎么考,广东考生担心的就是今年录多少。
年,广东省高考总体录取率86.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乍一看,你会觉得广东录取很容易,但是如果想考本科,就没那么容易了。
年广东本科录取率不足四成,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4个百分点,比同样考全国一卷的福建低23%[3]。
当年,广东一本录取率是11.57%,虽然较前几年有提高,但还不到江苏的一半。福建的一本率也比广东高9%,完全是反吃广东人的节奏[4]。
这还没完,如果你看过广东的名校录取率,你会发现广东考生可以当之无愧地坐上“高考最难省”的最惨宝座。
年,广东考生的录取率2.74%,全国垫底。和排名第一第二的北京、上海差了5倍之多。高校的录取率1.32%,全国倒数第五[5]。
年5月24日,广东省惠州市第八中学,数百名学生搬起课桌椅聚集在学校体育馆里参加每月一度的模拟考试。虽然是模拟测验,但整齐划一的间距比肩高考标准
清华、北大作为最高学府,在全国都是最难考的院校。对广东,更是难于上青天。
根据-年全国各省市清北率的综合录取排名,广东考生的清北录取率排名倒数第三,录取比例是1:。北京考生考取清北的几率是广东考生的25倍[6]。
所以,网上所说的“广东高考全国最难”,其实是在说考一本难,考名校难。
高校少考生多,广东高考太难了
为什么按高考录取率还排在中等水平的广东,一比起名校录取率就倒数了?
这还得从广东的高校资源说起。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共所,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江苏。其中,专科院校87所,排名第二;本科院校67所,排名第五[7]。
数量庞大的专本院校给了广东成绩一般的考生多样的选择,想读书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在省内院校找到合适的位置。
但广东重点院校却少的可怜。高校仅2所,高校共4所。相比之下,江苏有11所高校,而考生还不到广东省的一半。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广东的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两所,但是却只有四所,比江苏差远了
广东虽然在录取上也存在地方保护,但面对庞大的考生基数,仍然杯水车薪。
年,广东4所(含)院校中有3所省内招生人数占总招生人数的近50%,但四大院校的省内招生人数仍然仅占省内高考人数的2%。相比之下,武汉大学(/)省内招生仅占比22%,但是武汉市就有7所高校。
年12月4日,湖北武汉,被誉为“森林式大学”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华中科技大学就是武汉七所高校之一
名校少就不说了,广东的考生还特别多。
年,广东省高考的报名人数就达到76.8万,仅次于河南[8]。
一个地方的考生,要么是来自本地,要么是外地。广东,恰恰是一个本地人口、外来人口都增长强劲的省份。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多个第五胎的宝宝里,超过六分之一是广东人生的[9]。虽然经济发达的广府地区生育率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但潮汕地区和客家地区生育率极高[10]。
广东人爱生孩子,外地人爱来广东。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太大。仅过去5年,常住人口就增加了万,整整多出了一个香港的人口[11]。
年1月22日,广州,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帷幕,广东作为人口流动大省,广州火车站又迎来了千千万万的返乡人员
年到年,广东考生人数增量全国第二,仅次于贵州,增量超过10万人。二十年前南下淘金的外地青年,现在孩子也到了高考的年纪[12]。
为什么外来人口的孩子,非要到广东这个一本率这么低的地方高考呢?
其实,高考移民大致分两条线:西进南下或者东闯。
西进南下通常是流入西藏、青海、云南、海南等教育资源薄弱之地,这些考生在发达地区学习训练过,容易取得相对当地学生更好的成绩。
年11月17日,贵州省江口县三家村,有一个由1个老师和9个学生组成的学校。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也会相对薄弱很多
东闯则是其他省份进入北京、上海、天津等录取率高的地区高中就读,利用这些地区保护本地考生的招生红利,考取排名更好的大学。
但通常这两类移民都由于经济或政策门槛的不断提高,流入难度越来越大。
广东是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提高“高考移民”的门槛,反而根据常住人口的特点降低了门槛。
年,为了解决随迁子女的升学问题,广东全面放开异地高考,外来务工人员只要持有广东居住证、有合法稳定职业、缴社保3年,并且其子女有本地高中3年完整学籍,即可在广东参加高考[13]。
这一举措很人性化,也很吸引人。对很多已经来广东十几年的人来说,他们不用操心给孩子在老家找学校,不用承受异地之苦,在广东高考也就顺理成章。
分给广东的名校名额,太少了
可是河南作为考生数量最多的省份,省内也只有郑州大学一所,为什么名校率甚至还略胜于广东呢?
这就得介绍目前高考招生实行的分省定额制。
这个制度几经变革,在年正式形成,年恢复高考后沿用至今。国家先按一定原则给各省市分配名额,高校再在国家划定的招生规模内编制招生计划。
在保证本地考生入学机会的同时,各地高校在设定外省招生指标时通常会综合考虑本校条件、高考人数、生源质量、区域协调、过往招生计划等多重因素,并不会根据报考人数成比增加。
年6月27日,山东滨州颐园广场,第38届百家高校滨州高考招生咨询会。各地高校会根据国家划定的招生规模编制招生计划
而近十年,广东高考人数虽偶有回落,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清北在广东整体招生数很少,且波动较大。
从年到年,广东省考生人数从66万涨到77万,而北大在广东省的普通本科批次招生,年是64人,年是68人。中间既有只录取50多人的年份,也有录取80多人的年份。
而清华大学,近几年在广东的普通本科批次招生人数,也都只是在六七十人上下。要想考清华北大,考生们只能祈祷自己赶上一个好年头。
年5月18日,广东广州,广州执信中学届高考、中考壮行大会举行。这所中学因去年清华北大招生老师到此抢高考状元而名噪一时
想大幅度提高招生名额,得有政府层面的支持计划。
河南就是搭上了“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这辆顺风车。
年,教育部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由高教资源丰富、办学条件较好的天津、上海、辽宁、广东等东部及中部11个省份面向预计录取率较低、高教资源缺乏的内蒙古、安徽、河南、贵州、甘肃等5个中西部省份招生3.5万人。
后来此计划不断扩大,到年扩至21万个名额,支援省份14个受援省份10个,河南获得的招生名额多次居全国第一[14]。
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在河南省商丘市一高考点,参加年高考的考生走出考场。河南作为人口大省,考生数量和大学数量不成正比,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反观广东,不仅有省内庞大的高考人口,还得作为高教资源丰富的支援省拨出名额“救助”中西部省份[15],直到年录取率实在低的说不过去,才摇身一变从支援省成了受援省。
此外,广东考生仍然存在“宁读本地二本,不去外地一本”的观念。除了能去北大清华等名校或者其他省会及大城市的学生,很多考生宁可在省内读或双非,也不愿读三线城市,所以省内竞争也十分激烈。
所以,千万要珍惜你在外省大学里遇到的广东同学。他们要走出广东,实在太不容易了。
参考资料:[1]凤凰网江苏频道.().16年江苏高考改革之路.
[2]新快报.(-06-02).广东高考自主命题12年回归全国卷专家:难度会略高.
[3]新浪网.().年全国高考录取率81.1%,本科录取率43.3%.
[4]历年高考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_高考录取率_中国高考40年.().年-年高考一本录取率.
[5]中国自主招生网.(-09-06).每年高考能有人多少进入或?
[6]青塔.().近3年全国31省清华、北大录取率排名,省份间最高相差30倍!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
[9]中国教育在线.().工程大学名单.
[10]广州日报.(-06-19).广东高校公布招生计划大部分增加省内招生计划.
[11]搜狐网.(-06-23).武汉大学年各省招生计划:全国共计人,你的省市有多少?
[12]刘海峰,李木洲.().高考分省定额制的形成与调整.教育研究.
[13]光明日报.(-05-25).广东全面放开异地高考.
[14]刘海峰,李木洲.().高考分省定额制的形成与调整.教育研究.
[15]求学.(-05-03).“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是大福利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浪潮工作室,点击下方立刻